ARTICLE

Volume 3,Issue 29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3
Citations
10
Views
18 July 2025

AI 时代地方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勇 周1 国新 姚1 芳 刘1
Show Less
1 湖北工程学院, 中国
ETR 2025 , 3(29), 109–111; https://doi.org/10.61369/ETR.2025290012
© 2025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人工智能技术(AI)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农业产业链与教育生态。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分析AI 时代对涉农人才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价值取向的新要求,针对地方高校在学科资源、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等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三维重构— 四链协同— 五维赋能”的创新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数字化改造、虚实融合教学场景构建、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等路径,探索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高校新农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研究特别关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特殊困境,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科教育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Keywords
人工智能
新农科
人才培养
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
References

[1] 李兴涛, 卢占军, 佟晓楠.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 智慧农业导刊,2024,4(16):126-129.
[2] 尹国俊, 薛元皓, 张路. 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生态育人模式及其实施路径—— 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 中国农业教育,2024,25(03):64-77.
[3] 高静, 丁霞, 江玮, 等.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生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 草原与草业,2024,36(02):55-58.
[4] 吴家腾, 李旭, 陈文凯. 新农科背景下基于“闯匠创客”人才培养的双创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J]. 农业工程与装备,2024,51(02):18-21.
[5] 张欢, 李倩, 魏学军.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以河北工程大学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07):280-282.
[6] 尹带霞, 叶文玲, 李洁, 等.“新农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农林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06):258-260.
[7] 贾艳艳, 余祖华, 丁轲.“智慧+”背景下畜牧兽医新农科人才培养与实施路径[J].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05):273-275.
[8] 曲韵笙, 纪鸿飞, 刘焕奇, 等. 公费农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策略—— 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4,26(01):115-121.
[9] 宁刚, 李赟, 陈延玲. 依托“科技小院”的公费农科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J]. 智慧农业导刊,2024,4(03):149-152+156.
[10] 崔婕, 陈晶晶, 何云峰, 等. 基于SNA 的农科教基地合作网络特征研究—— 以山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为例[J]. 中国高校科技,2023,(12):16-23.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