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面向未来能源发展需求的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面向“全球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以及“双碳”目标,提出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学生发展,面向未来能源发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构建并实施了“一体三维两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系统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体贯穿培养全过程(一体),构建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多学科学习共同体、多元化教学资源(三维),深化校企校地融合、国际合作办学(两翼)。培养模式构建与创新获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1] 黄昱森.碳达峰、碳中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J].国际人才交流,2021 (8):18-19.
[2]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3-28].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4/02/content_5749758.htm.
[3] 杨勇平.为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J].能源高质量发展,2020,(9):22-24.
[4] 于娟,吴静怡.能源动力专业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 158-159+163.
[5] 孙伟,冯晓东,罗迪.全球化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J].教育探索,2021,(01):48-51.
[6] 刘绪斌,柳张杰,袁亮.“双一流”背景下“人工智能+ 电气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4,(04):68-69.
[7] 于赫洋,白瑞峰,刘丽萍,等.电气信息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4, 46(02):211-215.
[8] 富丽明.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大学,2020,(33):115-116.
[9] 束永睿,胡秋梅.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思想教育研究,2023,(07):101-105.
[10] 肖贵清,车宗凯.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8(02):1-10.
[11][ 朱露,唐浩兴,胡德鑫,等.工科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评价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4):86-99.
[12] 房方,吕游,师瑞峰.基于多维度培养质量评价的电力特色自动化类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43(23):9352-9362.
[13] 胡开业,王宏伟,马山,等.工程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 (12): 96-99.
[14] 贾权,郭计云,王明明.“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究[J].高教学刊,2024,10(S2):157-160.
[15] 赵建勇,于彦雪,吴敏,等.“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4,22(04):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