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产教融合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以榆林学院给排水专业为例

本文以榆林学院给排水专业为例,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通过产教融合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结合榆林学院给排水专业的工科特点,在研究性学习项目、产学研合作、课程内容设置、教学与学法、企业合作及评估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使给排水专业的教育不仅能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变化,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也期望为其他院校工科专业提供借鉴,推动工科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培养出更具实用性和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刘文富,齐兴华.“新工科”产教融合研究性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3(06):145-148.
[2]龚鹏剑.新工科产教融合研究性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2(09):1-4.
[3]邹妍,唐羽.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4,26(04):60-62.
[4] 尚蒙娅,张琳琪,苗蔚,等.新工科视域下研究性课堂教学探索—— 以《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J].模具工业,2024,50(06):67-72.
[5]吴敏娴,刘文杰,陈艳丽.新工科和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改革设计——以“电化学分析技术”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2024,(24):102-104.
[6]张洪波,徐久财,刘爽,等.跨学科和产教“双融合”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建筑类专业为例[J/OL]. 高等建筑教育,1-6[2024-10-15].
[7]苗露, 李逸. 应用产教融合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实践[J]. 就业与保障,2024(09):46-48.
[8]张兰红,阚加荣,张春富.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探索与实践—— 以盐城工学院新能源学院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4,41(08):22-24+37.
[9]薛红梅,倪健,孙胜娟.“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机制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4(03):223-227.
[10]蔡昌茂,史庆南,焦丽丽.面向新工科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产业创新研究,2024(04):178-180.
[11]李新慧.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4(01):90-92.
[12]井绪芹,林俊武.应用型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21):105-107+113.
[13]龙雨,魏伟.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学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23(10):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