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叙事结构演变:从线性到非线性

本文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中叙事结构从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叙事转变的过程,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技术如何推动这一转变,并分析其对艺术创作和观众体验的影响。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互动叙事系统等技术的发展,艺术家和创作者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限制,创造了具有高度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多路径叙事结构。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了非线性叙事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技术融合如何改变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叙事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为观众提供多维度、多结局和个性化的艺术体验,极大提升了作品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种叙事转变对未来数字艺术创作的影响,提出了非线性叙事在技术驱动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巴尔特,R. (2000). 神话·当代.商务印书馆.
[2] 格雷马斯,A. J. (2005). 符号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3]苗岭.(2018). 虚拟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叙事性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包装工程,39(4),15-18.
[4]吴奕霏. (2019). 基于非线性叙事结构的虚拟焦山碑刻博物馆交互设计研究.设计,(3), 142-143.
[5] 李萌.(2021). 数字绘本的交互叙事设计策略研究.工业 工程 设计,3(5), 65-70, 86.
[6]栾之珑,师丹青,(2017). 多维度下展开的非线性叙事—— 新媒体时代的体验性叙事设计.装饰,(4), 30-33.
[7]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MIT Press.
[8]Ryan, M.-L. (2001). Narrative as Virtual Reality: Immersion and Interactivity in Literature and Electronic Medi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9]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