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固态电子与光电子学高等教育课程
改革与实践
本论文旨在探索固态电子与光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授课方式单一、前沿科技结合不足、思政育人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固态电子与光电子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深度、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科技报国的情怀,为培养具备扎实学科背景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所提出的改革与实践方案有助于推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做出积极贡献。
[1] 欧阳康.以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理论与改革,2024,(04):1-12.DOI:10.13553/j.cnki.llygg.2024.04.001.
[2] 任映红.新质生产力提出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24, (04): 44-50.
[3] 赵振华.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N].学习时报,2023-09-20.
[4] 张慧婧,钟永恒,江洪.基于专利分析的全球纳米光电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 33(12): 1-5.
[5] 黄翊东,张巍,冯雪,et al. 基于微纳结构的新功能光电子芯片[J].中国激光,2021, 48(15): 382-97.
[6] E.A.Manykin,熊思亮,江明德.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在光电子学教育中的作用[C]//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科技大学,IEEE北京分会.国际电子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恰托夫研究所,1993:4.
[7] 毕昕,杨蕊,唐懿文,et al. 《电子学综合》“以学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24, 38(05): 13-6.
[8] 徐冬梅,王娆芬,段倩倩,et al. 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19): 3.
[9] 朱江淼,窦慧晶,姜燕.电子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3, 45(1): 76-9.
[10] 李瑜,李强,刘大鹏,et al. 大规模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与挑战[J].光学学报:1-44.
[11] 韩秀友,武震林,陶鹏程,等."新工科" 背景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4):7-12.
[12] 印勇,曾孝平,谢礼莹.解决强化学科基础与增加前沿知识学时矛盾的探索—— 以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9, (10): 3.
[13] 刘海珍,赵瑞莉.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 (8): 86-8.
[14] 毕昕,杨蕊,唐懿文,et al. 《电子学综合》“以学为中心”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24, 38(05): 13-6.
[15] 徐冬梅,王娆芬,段倩倩,et al. 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 (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