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京津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与保护研究
大运河京津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统筹好、传承好、利用好流动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9000余份问卷数据,对大运河京津冀段非遗认知情况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分析,探究不同群体对于大运河京津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现状。研究发现现阶段对大运河京津冀段非遗认知呈现四个特点,即整体认知较好,分类认知不足、活化传播成为趋势、认知存在群体与个体双重差异、非遗认知聚焦年轻一代。基于保护和认知现状,本文从多元协同、科技赋能、立足本土、创新模式四个层面提出提升非遗认知的优化路径。
[1] 张召林.非遗主题IP: 传承、活化与当下年轻受众群体之间的共生关系[J].美术研究,2020,(06):122-125.
[2] 王秀伟,李晓军.大运河文化带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异与传承保护[J].民族艺术研究,2023,36(04):144-151.
[3] 高彩霞,刘家明,高岩,张书颖.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37(03):103-108.
[4] 萧放,王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1):70-77.
[5] 言唱.文化线路视域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78-86.
[6] 马知遥,常国毅.非遗保护融入区域发展的需求与趋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非遗区域整体性保护”研讨会综述[J].文化遗产,2023,(06):144-146.
[7] 常媛媛,吴志清,武杰.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研究—— 以体育非遗的保护为主线[J].系统科学学报,2024,32(03):131-135.
[8] 诸葛,张晓.用科技手段诠释非遗魅力[J].走向世界,2022,(33):30-31.
[9] 徐芳,李亚宁.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关联数据模型构建及其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22,(06):45-53.
[10] 刘畅,严火其.论大学对“非遗”传承的组织与制度支持[J].江苏高教,2018,(05):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