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5
Citations
44
Views
31 January 2025

重新认识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干预机制研究

定彩 梁
Show Less
1 云南财经大学 法政学院, 云南财经大学 法政学院
ETR 2025 , 3(5), 48–50; https://doi.org/10.61369/ETR.10892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儿童中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存在,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更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未来。本文试图提出一套全面、系统、可持续的关爱保护机制,以期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社会贡献力量。

Keywords
农村
留守儿童
关爱保护
协同育人
References

[1] 吴重涵,戚务念.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6).
[2] 叶敬忠.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基本立场、认识误区与理论转向[J].人口研究,2019(2):21-30.
[3] 张旭,廉俊慧,田剑恒.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心理需求的内涵、价值及现状研究[J].心理月刊,2023,18(23):7-10+20.
[4] 李伟,李玲.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治理的价值、困境及建议[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03):75-81+190.
[5] 郭开元,张晓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4):79-84.
[6] 周春芳.社会投资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政策的反思与构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4):143-152.
[7] 张紧跟.地方政府邻避冲突协商治理创新扩散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05):25-34.
[8] 夏海鹰,向慧,谭平.“三农三化”:从源头消除“三留守”的治本之路[J].西部论坛,2019,29(04):76-87.
[9] 周爱民,王亚.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21,(03):146-154.
[10] 叶松庆,程秀霞.“服务三角”模型建构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关爱供给机制研究—— 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4):70-78.
[11] 吴霓.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政策、实践与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5):59-68.
[12]《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韩俊,汪志洪,等.中国农民工问题总体趋势:观测“十二五”[J].改革,2010,(08):5-29.
[13] 樊士德,朱克朋.农村劳动力流动、务工收入与家庭贫困—— 基于东部欠发达县域878 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9,(06):26-33+58.
[14] 东波.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J].学术交流,2009,(05):133-135.
[15] 崔丽娟,肖雨蒙.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1):20-30.
[16] 何立华,成艾华.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平等—— 基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实证研究[J].民族研究,2015,(04):11-21+123.
[17]章高荣.时空互置:政策试点推动制度创设的一种机制—— 以中国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制定为例[J].探索,2024,(02):125-141.
[18] 邓纯考,周谷平.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范式:问题与超越[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8):78-84.
[19] 刘红升,詹露露.压力感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6):162-171.
[20] 戴斌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3):44-47.
[21] 张雪霖.数字时代的亲密关系变革:90 后小镇青年的家庭再生产困境[J].中国青年研究,2024,(08):5-13.
[22] 李娜,庄玉昆.处境不利学生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本土样本的元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1):103-112.
[23] 刘婉琳,张庆,黄炜.校园微观环境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J].经济学报,2024,11(02):447-488.
[24] 蒲蕊,崔晓楠,钱佳.家校合作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J].教育研究,2024,45(06):101-114.
[25] 周镇忠,蔡芸,顾天安,等.大数据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9,(05):79-87.
[26] 聂飞.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框架下农村留守家庭问题治理研究—— 基于会村的调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41(04):193-200.
[27] 边玉芳,张馨宇.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体系的构建与递送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4,(12):8-14+22.
[28] 许程姝,邬志辉.农村留守儿童“动态”成长历程的实践图式及教育审思—— 基于生命历程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24,(09):249-257.
[29] 彭建兰,杨美珍,詹贤玲,等.和谐的亲子活动是培养留守儿童良好个性的教育之道—— 对100 余位留守儿童两年教育的实验研究报告[J].教育学术月刊,2010,(01):28-31.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