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23
Fall 2025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八上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实例——以《新青年》杂志为视角
本节复习课以《新青年》杂志为视角切入,其中《新青年》本身的发展历程与第四单元所学内容紧密联系。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前期宣扬民主、科学,1919年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且该杂志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本节课堂使用新华社为其拍摄相关视频,本节复习课以新华社为纪念《新青年》所拍视频创设真实历史情境,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构建史实之间的联系,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黄永生 .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唯物史观的教学设计——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教学为例 [J].中学教学参考 ,2021,(34):58-60.
[2]王珊珊 .“同课异构”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J].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 ),2020,(01):35-39.
[3]王能靠 .实情分析《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堂教学 [J].高考 ,2020,(29):104-105.
[4]刘波 .高中历史深度教学如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以《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为例 [J].江苏教育 ,2021,(80):77-80.
[5]俞亮鑫 .《新青年》:孕育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秘密摇篮 [J].炎黄春秋 ,2021,(05):13-16.
[6]陈超然 .《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J].党史文汇 ,2024,(07):35-40.
[7]孙玲玲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 [J].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 ),2020,(01):28-34.
[8]王春燕 . 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D].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3.
[9]杨飞霞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设计分析及教学启示 [D]. 湖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10]陈小兰 .初中历史复习课结构化重要性探究 [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4,(34):79-80.
[11]翁九荣 .基于微课的初中历史复习教学策略探究 [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1(5):11-12.
[12]林颖 .基于概念教学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 [J].课堂内外 :教师版 (中等教育 ), 2020.
[13]张先明 .基于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二轮复习策略探析 [J].教学考试 ,2021,(17):58-61.
[14]庄琪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单元复习课设计——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例 [J].新校园 ,2022,(02):49-52.
[15]张晓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学设计与实施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