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28 March 2025

东北方言中三字惯用语的文化透视

金平 隋
Show Less
1 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传媒学院
ETR 2025 , 3(13), 52–54; https://doi.org/10.61369/ETR.11353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东北方言惯用语是中国多元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东北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表意内涵,结构相对固定,反映出语言、文化、思维三者间的关系,研究东北方言惯用语不仅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探索,更是对地域文化以及社会语言学应用等多方面的深入挖掘。本研究针对三字惯用语的语言特性进行细致梳理,分别从语言结构、语义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东北方言文化的生产活动和制度文化进行阐述,构建起评估东北方言文化影响力的理论框架,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惯用语,揭示这些词汇与地域风俗习惯的紧密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重要的语言与文化载体,这些惯用语不仅是社会交往中的通行工具,也是东北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Keywords
三字惯用语
东北方言
文化内涵
语言交际
References

[1] 马荣涓. 晋语忻州话四字格词语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2024.
[2] 李小燕. 近十年来国内汉语惯用语研究综述[J].对联,2022,28(14):30-32.
[3] 耿麒雲. 宣威方言俗语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20.
[4] 刘航.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虎字四字成语研究[D]. 西南大学,2020.
[5] 刘静静. 俗语的时空变异和语码翻转[J].当代修辞学,2020,(06):78-86.
[6] 李琳. 浚县方言惯用语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J].殷都学刊,2023,44(01):118-124.
[7]韦凤至. 基于语料库的习用短语计量研究[D]. 湖南大学,2020.
[8] 梁昊光, 张钦, 薛海丽. 同心圆理论在中文国际传播中的应用[J].世界社会科学,2024,(05):224-241+248.
[9] 刘佳妮, 王月禾.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语言模型的语言安全风险逻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4,(05):46-54+146-147.
[10] 宋贝贝. 汉语基本词汇研究述评[J].燕赵文化研究,2024,(01):218-229.
[11] 周新雨. 皖北利辛方言词汇变异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4.
[12] 才让吉. 旅游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助推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2024.
[13] 李婉卓. 西安明城墙以内区域语言景观研究[D]. 西安工业大学,2024.
[14] 蔡佳敏. 新时期以来汉语单音新语素研究[D]. 河北大学,2024.
[15] 丁润萌. 同心方言亲属称谓语研究[D]. 北方民族大学,2024.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