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本土化培养模式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的本土化培养模式成为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着重探讨了新时期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内涵、挑战与模式。研究发现:国际化人才本土化培养的核心在于国际标准与本土需求的深度融合。通过课程体系的本土化改造、校企协同育人等方式,构建应用型高校国际化人才本土化培养推进机制,力求在跨文化能力、本土产业适应性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实现多维提升。本文还提出了加强跨文化交流训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育模式与评价体系等推进机制,以应对跨文化交流、资源整合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挑战,为应用型高校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CURAJ A,MATEL L,PRICOPIE R,et al.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erea:between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future policies[M].Berlin:Springer,2015.
[2]Smith, R. Cultivating global competencies in local contexts: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in hig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 31(1): 56-67.
[3]Johnson, R. Building global competencies through localized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univers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2018, 14(2): 78-89.
[4]徐小玉,秦宗全. 应用型本科高校本土国际化教育数字化的研究 [J]. 电子质量, 2024, (12): 96-99.
[5]张琰慧,杨华. 高等教育本土国际化再认识——基于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视角 [J]. 大学, 2024, (32): 24-27.
[6]姚梦娇.应用型高校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价生态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4(7):111-116.
[7]陈建国.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思路[J]. 教育探索, 2019, 10(5): 67-73.
[8]李晓明.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 13(3): 45-52.
[9]张华.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教育与发展, 2020, 18(2): 34-41.
[10]吴寒天,曾令琴. 长三角中心城市高等教育枢纽建设的四种模式——兼论国际化理论与本土实践的适切性[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08): 58-65.
[11]黄洁,曹文君,王小青. 高校师资国际化对中国本土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J]. 教师教育论坛, 2024, 37(07): 51-60.
[12]许静娜.环杭州湾区国际化旅游人才评价与对策[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1(2):1-6.
[13]许洁英. 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塑造国际化人才——哥伦比亚大学本地化和全球化的办学特色 [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24, 16(03): 102-105.
[14]杨丰睿. 指向全球胜任力的本土国际化外语课程框架与实施路径 [J].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 32 (03): 31-34.
[15]殷秀芝.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23.0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