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智能数据分析赋能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研究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积极探索构建人机协同智能教学模式。本文以当前教学存在的局限性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内在机制,着重探讨基于数据分析的人机协同智能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本文旨在借助人机协同的内在优势,探讨其在教育领域开拓新的教学视角与路径,提供一种新思路。
[1].秦飞.基于素质本位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75-79.
[2] Robert Sedgewick, Kevin Wayne:《算法》 (第四版) , 谢路云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版.
[3] 王天恩.人工智能算法的信息存在论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40(08):47-55.
[4] 林攀登,张立国,周釜宇.从经验回顾到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反思新样态[J].当代教育科学,2021,(10):3-10.
[5] 刘妍,胡碧皓,顾小清.人工智能将带来怎样的学习未来——基于国际教育核心期刊和发 展报告的质性元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1,(06):25-34+59.
[6] 汪时冲,方海光,张鸽,等.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新型“双师课堂”研究——兼论“人机协同”教学设计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02):25-32.
[7] 彭红超,祝智庭.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机制:智慧教育的数据价值炼金术[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02):41-50.
[8] 符雪姣,曾明星,张友福.人机协同精准教学整体框架与关键环节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02):91-102.
[9]吕秀梅.Sora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探究[J].理论观察,2024,(09):38-41.
[10]谢晓雪,柳士彬.数智时代人类教师与虚拟教师融合的目标,场景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4, 36(2):45-51.
[11]何文涛,张梦丽,逯行,等.人工智能视域下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3(2):78-87.
[12]祝智庭,胡姣.教育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与战略场景[J].中国教育学刊, 2021(5):45-52.
[13]郭炯,荣乾,郝建江.国外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2):9.
[14]包晓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向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
[15]郭雪莉,祝洁.智伴成长: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S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