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15
Citations
82
Views
6 December 2024

信息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永明 韩 超开 曾 玉 崔* 志强 耿*
Show Less
1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ETR 2024 , 2(22), 42–44; https://doi.org/10.61369/ETR.9682
© 2024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的迅猛进步,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需求已发生显著变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愈发严格和多元化。综合素质培养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人才的优劣,通过深入剖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明确信息人才应当具备的三大关键能力:自主学习、工程实践以及融合创新。厘清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因此,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人才所展现的特点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问题,提出了旨在提升信息人才综合素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从而推动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Keywords
信息人才
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
References

[1] 胡章胜.基于OBE-CDIO 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24(05):72-77.
[2] 卢晨,张鑫.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学生信息素养课程思政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26):101-104.
[3] 向美来,易伟松.世界一流大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为例[J].化工高等 教育,2022,39(1):31-37,127.
[4] 裴晓东,吴征艳.全方位培养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4,10(15):72-75.
[5] 史静,朱虹,段建东,等.论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全新变革—— “新工科”模式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未来与发展,2018,42(08):87-91+55.
[6] 胡卓玮,邝向雄,马啸,等.“五互”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73-180.
[7] 李正卫,王迪钊,李孝缪.校企合作现状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1):150-154.
[8] 耿鹏,包永强,童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教育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09):176-179.
[9] 侯卫周.“新工科”视域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4(05):10-14.
[10] 马永霞,孟尚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50 所高校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22,(02):13-21.
[11] 黄光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0(S1):70-75.
[12] 刘堂义,杨华元,徐刚,等.“2+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中医教育,2022,41(04):34-38.
[13] 东为富,董玉明,倪邦庆,等.融合价值观塑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21,38(5):32-35.
[14] 时鹏辉,徐群杰,李巧霞.电力特色环境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1,(S1):18-19.
[15] 刘智雯.互联网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互联网周刊,2024,(06):79-81.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