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教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美育研学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将教育和旅游元素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融合了学习和旅行体验的设计理念,本着促进植物拓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儿童美育中的传承和创新,本文章以儿童乡村研学课程为载体,结合植物拓染理论知识,开发基于植物拓染的特色儿童美育研学课程。结合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以教旅融合视角下的美育研学融入乡村教育的途径打造特色儿童研学课程。植物拓染作为一种结合植物学知识和美育教育的创新手段,为儿童提供了亲近自然、感知美的机会。通过将植物拓染儿童美育研学融入乡村教育,可以促进乡村地区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同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1] 雪润枝.民艺与儿童美育——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儿童美育体验课程的建构思考与探索实践[J].艺术教育,2023(06):15-20.
[2] 李夕雯,赵建府,曾俊华.数字技术融合儿童美育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0):444-450.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0.051.
[3] 刘健.艺术家工作室设计赋能美丽乡村创建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2.DOI:10.27398/d.cnki.gxalu.2022.000308.
[4] 陶蓉蓉.乡村旅游业升级中的艺术介入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2.DOI:10.27250/d.cnki.gnjyc.2022.000026.
[5] 迟先至,赵世旭,张鑫鑫等.植物敲拓染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丝绸,2021(03):33-35.
[6] 邹舟,朱春红,朱新民.传承与创新—— 植物染色工艺的教学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3):173-176.
[7]袁樱梅,李汶昱,伍姝梅等.儿童美育新课堂—— 不同年龄段儿童美育特点培养方式[J].艺术评鉴,2020(20):91-93.
[8] 闫雪梅.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植物染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开发[J].歌海,2021,(03):80-84.
[9] 区梓清,单梦凡,黎韫琴,等.“五育融合”视域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以广州榄雕“非遗”文化研学旅行为例[J].地理教学,2024,(17):37-41.
[10] 徐金龙.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研学旅行的育人实践探索[J].民俗研究,2024,(05):52-60+158.DOI:10.13370/j.cnki.fs.2024.05.005.
[11] 周盼盼,周松,燕瑞佳.儿童友好理念下的非遗文化体验式传承模式探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7):174-177.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7.040.
[12] 马鹏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以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44(08):120-123.
[13] 陈连锦.文旅融合背景下泉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04):110-114.DOI:10.13396/j.cnki.jsict.2024.04.016.
[14] 梁馨予. 新媒体创新应用: 促进新时代非遗的活态传承—— 以“ 广西非遗传承创新应用” 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24,(13):69-71.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4.13.030.
[15] 赵蕊菡, 谢枝彤, 薛淑允.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4,68(15):104-116.DOI:10.13266/j.issn.0252-3116. 2024.1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