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7
产教融合驱动下高校校外实践效能转化的动态演化模型设计 —— 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
校外实践落地需“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协同作用,以实现更好地效能转化。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高校校外实践激励机制的动态模型作为行为主体的反馈设计,提出校外实践效能转化需要联动“政策子系统-资源子系统-行为子系统”三部分有机配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变量方程和仿真情景设计,模拟不同阶段政策情景,观察不同激励政策下产教融合效能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趋势推演。该模型设计为高校的校企合作评价标准提供可量化参考意见,从实际角度而言,需以高校数据支撑进一步情景模拟和敏感性分析,从而提升激励机制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1]方正.同步激励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激励机制的优化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5,46(10):59-65.
[2]赵科研.新时代下推进产教融合的系统化激励制度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1):90-92.
[3]张鹏,李辉,邹承俊.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企业诉求与激励机制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2,31(05):27-31.
[4]杨广俊.产教融合型企业激励政策优化及推进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2):91-96.
[5]王传毅,辜刘建,李福林,等.中国“十四五”教育规模的预测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21,(05):39-48.
[6]关红丽,贾晓静,唐淑珍,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知识——能力——职业素养转化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4):23-26.
[7]胡颖蔓,汪次荣.产教融合型企业政策激励机制的建立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4):164-165.
[8]宁业勤,傅琼.激励与规约: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评价探索[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9,8(03):67-70.DOI:10.13794/j.cnki.shjee.2019.0048.
[9]高大成,贾仁安,李凤等.基于教育部评价指标的高校发展仿真模型建立与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47(12):28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