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组织趋同现象的探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组织在办学方式、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出现了愈发严重的趋同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分为环境制度的影响和高等教育组织寻求认同的内在发展需要。为了缓解这一现象,高等教育组织应立足于自身资源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政府须简政放权,革新管理制度,改良评估方式,维护各类高等教育组织的相对优势,推动其健康发展。
[1] 陈秀锋曲大义邴其春魏金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 . 2019 ,6 (39):1-2.
[2] 米彦,李成祥.趋同与求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J].高教学刊,2023, 9(11).
[3] 沈文明.高职专业趋同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2,(11): 74-79.
[4] 乌利里希·泰希勒,王绽蕊,剡然,等.大学排名话语的理论支柱、偏见及后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20(02):83-96+190.
[5] 徐明祥,王艳梅,杨颖.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组织趋同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17 所院校的数据分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9(04):39-46.
[6] 刘虹.江西省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趋同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7] 于晴.我国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趋同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20.
[8] 张冰冰,沈红.中国过度教育的适度范围[J].教育与经济,2019,(03):78-86.
[9] 李莹莹.中国普通高校校训词频研究[J].现代语文,2019,(05):151-155.
[10] 陈文娇.制度与竞争: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趋同现象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