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本文基于“互联网+”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明确了互联网+ 模式在其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策略,以此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更高效、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 伟.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
[2] 张红坡.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学生需求和满意度的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9):2.DOI: CNKI: SUN: XWLL.0.2015-25-110.
[3] 李倩会.“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J].中国新通信,2023, 25 (24): 116-118.
[4] 吴建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3.DOI:10.3969/j.issn.1009-9522.2010.04.025.
[5] 付伟.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2.
[6] 焦嫔嫔,傅文第.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亚太教育,2016(3):1.DOI: CNKI: SUN: YATA.0.2016-03-212.
[7] 张瑞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食品科技,2021, 46(2):2.
[8] 杨希,邝继红,戴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重实践模式探索—— 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探索[J].启迪,2022(13):101-103.
[9] 焦嫔嫔,傅文第.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亚太教育,2016(3):1.DOI: CNKI: SUN: YATA.0.2016-03-212.
[10] 张红坡.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基于学生需求和满意度的视角[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9):2.DOI: CNKI: SUN: XWLL.0.2015-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