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局部人脸遮挡识别与多特征融合技术综述
本文主要综述了局部人脸遮挡识别与多特征融合技术,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局部人脸区域选取和局部人脸区域特征提取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遮挡人脸识别技术,详细介绍了特征融合算法的概述、多特征融合方法以及传统的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最后,针对未来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该领域的前景。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刘瑞明,徐春融,周韬,陈伦奥.基于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压缩的局部遮挡人脸识别[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3,(11):244-249.
[2] 栗科峰,熊欣,夏冰.面向疫情防控的口罩重度遮挡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研究[J].长江信息通信,2022,(09):13-15.
[3] 高健豪,宋春林.一种带遮挡的人脸特征快速提取算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12):104-107.
[4] 安鹤男,马超,管聪,等.基于多特征融合注意力的人脸口罩识别算法[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23,13(7):40-44.
[5] 徐武,陈盈君,汤弘毅,等.局部特征映射与融合网络的人脸识别优化算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2):59-64.
[6] 吴大鹏,谭磊,张普宁,等.跨域特征融合的端— 边协同遮挡人脸识别方法[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9(6):9-18.
[7] 叶允英,高卫斌.基于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40(12):114-116.
[8] 张金栋,王宏志.基于多尺度和局部特征融合的人脸表情识别[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23,44(4):300-305.
[9] 沈澍,张文昊,王汝传,等.人脸和步态特征注意力融合的身份识别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24,45(7):1695-1701.
[10] 司琴,李菲菲,陈虬.基于深度学习与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J].电子科技,2020,33(4):5.DOI:10.16180/j.cnki.issn1007-7820.2020.04.004.
[11] 杨文勇,韩帅,张楠,等.人脸遮挡识别技术在智能备件柜身份认证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23,23(6):74-77.
[12] 张庆辉,张媛,张梦雅.有遮挡人脸识别进展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23,40(8):2250-2257.DOI:10.19734/j.issn.1001-3695.2022.12.0830.
[13] 刘建旻,陈鸿胜,庞传业,等.基于Kaze和AKaze 的人脸遮挡识别技术研究[J].科技视界,2024,14(11):96-98.DOI:10.3969/j.issn.2095-2457.2024.11.026.
[14] 张晋婧,刘双峰,丰雷,等.融合注意力机制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23,42(2):107-113.
[15] 移洁,侯劲,石浩德.基于轻量型网络的口罩遮挡人脸识别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23,46(6):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