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3
Citations
29
Views
7 March 2025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经济类新质人才培养研究

雅文 柳
Show Less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数字经济实验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数字经济实验室
ETR 2025 , 3(10), 38–40; https://doi.org/10.61369/ETR.11174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的不断革新,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基于此,传统商业模式面临较大挑战,高校的经济类人才培养很难满足数字经济的市场所需,因此,高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类新质人才。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经济类人才培养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新质人才的对策,旨在构建高质量课堂环境,培养大量的经济类新质人才。

Keywords
数字经济
高校
经济类新质人才
References

[1] 栾晓梅,陈池波,田云,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模式与形成机制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4, 42(1):224-230.
[2] 张东玲,刘妍,吴昊.大数据战略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53(5):31-48.
[3] 陈志军,吴俊.数字经济下高职"大数据+X"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 41(4):135-140.
[4] 张志鑫,郑晓明,钱晨."四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 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05-116.
[5] 张培,南旭光.伴生与耦合: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J].高校教育管理,2024, 18(3):44-52.
[6] 张丽君,罗先菊,赵丽敏.数字经济赋能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51(2):103-113.
[7] 米加宁,吴佳正,董昌其.数据生产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机理与规律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
[8] 赵放,李文婷.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视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1-50.
[9] 姚毓春,李冰.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 25(5):53-63.
[10] 石先梅.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重塑——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
[11] 刘利平,李佳辉.数字化转型何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江海学刊,2024(4):104-110.
[12] 刘建平,祝伟." 金融强国" 背景下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24(12).
[13] 宋虹桥,张夏恒.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机理,挑战与路径选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 26(6):41.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4.0613.
[14] 赵向豪,刘亚茹.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数字经济对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
[15] 伍弢.数字经济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企政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广西G 高校为例[J].西部学刊,2024,(18):5-9.DOI:10.16721/j.cnki.cn61-1487/c.2024.18.036.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