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5
Citations
37
Views
31 January 2025

“大思政课”视域下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奕彤 侯
Show Less
1 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
ETR 2025 , 3(5), 143–145; https://doi.org/10.61369/ETR.10923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属于重要一环,当前形势下,该教育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具有新的方向,可以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满足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教育需求,符合思政实践要求。本文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开展教育开展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创新路径,旨在推动思政课程深化改革,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环境,有效传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Keywords
大思政课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References

[1] 温学燕.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育人途径—— 以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例[J].中国军转民,2024,(18):176-178.
[2] 肖凤嫦.“大思政课”视域下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J].大众文艺,2024,(18):172-174.DOI:10.20112/j.cnki.ISSN1007-5828.2024.18.058.
[3] 蒋笃君,康雨晴.“大思政课”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43(03):86-88.DOI:10.16594/j.cnki.41-1302/g4.2024.03.009.
[4] 郑卫丽,段梦伟.“大思政课”视域中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时代话语建构的四维向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4,40(01):27-32.DOI:10.15938/j.cnki.iper.2024.01.005.
[5] 郭苗苗,季丹丹.“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C]// 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 年思想政治教育论坛论文集.
沈阳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2.DOI:10.26914/c.cnkihy.2024.005395.
[6] 邹佩.“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2023,(22):93-96.
[7] 郑卫丽,赵淑杰.大党大国典礼:爱国主义教育“大思政课”的范式特征和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3):26-28+69.DOI:10.19865/j.cnki.xxdj.2023.13.006.
[8] 董建.关于增强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02):122-126.
[9] 王雯姝,迪拉热·艾则孜.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及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3):141-147.DOI:10.16580/j.sxlljydk.2023.03.019.
[10] 胡元强.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的进阶策略—— 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角[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5):43-47+57.
[11] 徐莉.新时代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遵循、原则及其路径探讨[J].喀什大学学报,2022,43(04):73-77+82.DOI:10.13933/j.cnki.2096-2134.2022.04.013.
[12] 刘晓龙,刘蓓.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品位·经典,2022,(14):93-95.
[13] 王梁华.问题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J].大学教育,2022,(07):156-158.
[14] 李棘,程恩思,刘丽霏.大学生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大学,2021,(24):68-71.
[15] 陶思亮,王鑫,朱惠蓉.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的应然之义、实践困境与多维协同[J].北京教育(德育),2021,(01):49-52.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