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32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2
Citations
8
Views
8 August 2025

高职课程思政新话语生成机理研究

敏 张1
Show Less
1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 中国
© 2025 by the authors.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本文旨在阐发高职课程思政新话语在社会网络中生成的机理。过去的中央思政话语作为“元话语”通过再情景化的形式,与现在的中央思政话语发生了历时话语互动;现在的中央思政话语在语言使用层面、社会因素层面,通过术语、文体、元行为方式的再情境化,自上而下的影响处于较低层级的地方思政话语,二者产生了纵向互动。接受了地方思政话语影响和规约的课堂德育话语与课堂智育话语在术语、语体、权力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上产生横向话语互动。经过多种话语在三维时空中的互动,最终促成了高职课程思政新话语的生成。

Keywords
课程思政
话语互动
再情境化
元话语
References

[1]沈瑞林,张彦会,李昕钰.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基于费尔克劳话语三位模式的考察[J].江苏高教.2022(3):73-79.
[2]田海龙.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M].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10):141-145.
[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涂爱荣.经管类课程思政教学话语体系的建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11):149-152.
[6]胡德平.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理论逻辑、实践障碍与推进路径[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48(11):9-22.DOI:10.16099/j.sus.2024.06.19.0006.
[7]仇宽永.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德语报刊阅读课程中“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建构为例[J].语言教育,2024,12(04):76-86.
[8]张宏晨.课程思政教学话语有效交往的三重维度[N].河南经济报,2024-09-26(010). DOI:10.28362/n.cnki.nhncx.2024.001699.
[9]陈宣荣,周阳.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背景下翻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14):83-84+87.
[10]温茜茜.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构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4,(30):22-26.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