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29
Fall 2025
基于非遗传承海安花鼓的文化IP 创新与应用性传播研究
海安花鼓是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的传统民间舞蹈,有着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如今传承发展却面临考验。本研究聚焦其文化IP 创新与应用传播,从IP 创作、形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三方面入手,探寻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路径。借助新兴与传统媒体优势,定位目标受众,以艺术化互动、品牌建设提升传播效果。经研究发现,文化IP 创新与应用传播能显著提升海安花鼓的传播效果与产业价值,为其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杨小山, 管卫卫. 民间舞蹈海安花鼓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散文百家( 理论),2020,(09):184+29.
[2] 张振中.“盲盒热潮”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思考[J]. 中国博物馆,2021,(04):44-49.
[3] 高文劼. 荆楚文化符号整体IP 形象应用设计[D]. 南昌大学,2024.DOI:10.27232/d.cnki.gnchu.2024.001060.
[4] 何际峰, 周亮. 海安花鼓的历史源流与当代传承反思[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02):99-102.
[5] 闫运运. 海安花鼓的价值及传承[J]. 搏击( 体育论坛),2013,5(06):82-84.DOI:10.13293/j.cnki.tylt.001683.
[6] 唐智明. 地域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海安花鼓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5(04):46-47+61.DOI:10.15877/j.cnki.nsic.2011.04.033.
[7] 詹皖. 海安花鼓的艺术风格及文化价值[J]. 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25(06):91-94.
[8] 曾卫东. 地域文化对海安花鼓风格影响的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22):28-30.
[9] 姚文伟. 江苏省海安花鼓文化特征研究[J]. 北方音乐,2020,(17):34-35.
[10] 姚文伟. 江苏省海安花鼓舞蹈发展及对策研究[J]. 黄河之声,2018,(18):130-131.DOI:10.19340/j.cnki.hhzs.2018.1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