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空气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专业课程应注重内涵建设,通过课程思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空气动力学是航空航天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不仅涉及丰富的物理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原理、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本文立足空气动力学课程知识内容,在构建课程思政目标的基础上,从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知识点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有效教学。
[1] 郭卫刚,王强.空气动力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51):81-82.
[2] 李清英,周虹,曹达敏.以“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课程为例的思政建设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3,(2):44-46.
[3] 王博,赵国庆,招启军,丁岩.“直升机空气动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52):101-104.
[4] 赵文丽,曹学成,孙丰伟,厉桂华,丛晓燕,高峰.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探索—— 以流体力学为例[J].物理通报,2022,(8):74-76.
[5] 李勇,张志昌.“红蓝交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3,(8):65-69.
[6] 辛朝军,李红,张天天,李晓阳,柴振霞.航天类专业“理论力学”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C],2023-11-25.
[7]]韩会庆,汪俊雯,张英佳,王喆,罗婷,张沿婷.“三观教育”理念下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设计[J].现代农村科技,2024,(5):132-134.
[8] 周佳楠.探索文字设计课程中的价值观塑造与文化传承[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3):89-93.
[9] 辛朝军,张天天,李晓阳,柴振霞,宋俊玲.理论力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进展,2022,12(3):551-556.
[10] 曹建军,朱莹,肖晖,李栋梁,陈建,刘咏梅,李金莲.“行知精神”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实践探索[J].地理教学,2022,(3):34-36.
[11] 王庆玲.课程思政中科学精神培育与方法探索—— 以“传染病知识及科学预防”为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3,(3):43-45.
[12] 高润池,蒋锐达,王晓燕.基于科学精神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3,45(8):1201-1207.
[13] 李冬华,王佳佳,杨铮,王文娟.基于“立德树人,文化自信”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45(6):54-56.
[14] 张坤.“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探究[J].创新教育研究,2024,(5):229-234.
[15] 田克.载人航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重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1):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