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9
Fall 2025
适合教育视域下“一条龙”学校体育特色项目课程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
本研究立足“双新”视域下诸多课改新要求,结合上海市普陀区“适合教育”新理念,面对区域75所中小学展开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往往专注于完善本学段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对体育特色项目课程高质量、贯通式的建设;学校往往关注于对少数优秀体育生培养,而忽略了对体育拔尖人才全面性、持续性培养的系统构建。为此,本研究以“专业引领、实践取向、循证研究、协同育人”为研究策略,探索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龙”学校体育特色项目课程模式的创新之路。
[1] 庄严.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析[J].教育探索,2019,(02):1-5.
[2] 李露梅,董国忠.体教融合背景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训矛盾的纾解方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4,14(01):138-141+145.
[3] 赵洪波.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生成困境及提升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09):61-66.
[4]付婷琦,杨伟军.“双减”政策背景下体教融合的发展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北京体育大学,2023:3.
[5] 赵菁羽,唐东阳.“双减”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研究[C]// 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湖北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第一册). 武汉体育学院; ,2023:3.
[6] 吴志斌.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学生与优秀足球师资创新能力比较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7] 韩兵,韩金明.指向体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卓越教师工作室研修实践[J].体育教学,2023,43(06):44-46.
[8][加]大卫.爱泼斯坦.成长的边界[M].范雪竹,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4.
[9] 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
[10] 吴照奇,屈泳,朱传喜.“情境引入探究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9):50-53.
[11] 吴绍青.创新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灵活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0,(31):77-78.
[12] 刘子实,马海涛.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10):73-79.
[13] 刘海洋.“教学-训练- 竞赛三位一体”高校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05):52-57.
[14] 唐晓燕.凝心聚力全面推进普陀“适合教育”新体系建设[J].上海教育,2022,(18):14-15.
[15] 杨小微,卢星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课程与教学变革[J].教育文化论坛,2024,16(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