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7
大思政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话语创新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教学话语创新成为破解育人实效瓶颈的关键课题。本文聚焦大思政课视域下的教育实践,系统剖析话语供给、阐释与传播环节的三重矛盾,提出重构供给体系、创新阐释范式、优化传播机制的三维突破路径。经过建立政治话语与生活话语的双向转化机制,构建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式阐释框架,形成温度深度兼备的传播模型,着力解决理论传播中的认知隔阂、文化解码偏差与情感共鸣缺失等问题,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穿透力、感染力提供实践方案。
[1]高景春,曹佳欣.善用“大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大
学,2025,(12):3-6.
[2]马小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大思政课”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
究,2025,(04):8-10.
[3]董杰.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课”之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25,45(03):164-171+188.
[4]鲍结丹,王涛,范人伟“大思政课”理念下新疆艺术类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25,(04):107-112.
[5]孙溢敏.“大思政课”赋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吉林教
育,2025,(05):36-38.
[6]崔芸,邓晓华,李艳丽.“大思政课”教育观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与实践
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3):71-76.
[7]陈诚.”大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