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7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兴趣导向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唤醒学生对新能源材料学习的兴趣,本文着重分析现阶段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致不佳的原因,随即围绕新能源课程为主线激发学生对新能源学习的的兴趣,并总结现阶段课程教学的模式,在兴趣的指引下新能源材料课程会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相应的促进作用。
[1]陈俊臣, 郭秉淑, 胡彪, et al. “三位一体”的“专业基础综合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24(43): 57-60.
[2]党杰, 罗群, 杨艳, et al.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O2O智慧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 2024, 10(07): 5-8.
[3]黄雁, 曹玉霞, 郝斌.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导论课为例[J].科技视界, 2021(31): 17-18.
[4]吴小帅, 史转转, 杨晓刚, et al. 浅谈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思路[J].广州化工, 2022, 50(13): 237-238+241.
[5]蒋坤朋, 徐华蕊, 朱归胜, et al.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核心课程群产教协同探索——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化学电源设计与工艺核心课程群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23(28): 30-33.
[6]李谦, 李鸿霞, 杨艳, et al. 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 2024(14): 33-37.
[7]张宇, 刘鲍, 周鹏宇, et al.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锂离子电池课程设计”的改革与探索[J].大学物理实验, 2023, 36(01): 136-139.
[8]陈晓娟. 锂离子电池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4(08): 141-144.
[9]张小青, 郑素枚, 程存喜. “锂离子电池设计及工艺”集中实践课教学模式探究[J].化工时刊, 2022, 36(11): 28-30.
[10]林中飞雨, 伏旭斌. 锂离子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机电技术, 2024(03): 8-12+68.
[11]吴雅罕.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 2023(08):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