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统计分析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四化”(合理化、高度化、高效化、高新化)视角对2006—2021年长江经济带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平减和标准化处理,利用泰尔指数、DEA 模型等方法测算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同时选取五个外生变量(产业集聚、政府规模、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城市规模)建立变截距模型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区域差异显著,下游产业结构优化指数整体稳居第一,中游次之,上游的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且增幅较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相对较低;产业集聚和城市规模对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影响不显著。
[1]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5):4-16,31.
[2] 盛雪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测度[J].2018,33(6):28-33.
[3]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4-15.
[4] 刘伟,张辉,黄泽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08(11):4-8.
[5] 周材荣.FDI、产业聚集是否有助于国际竞争力提升—— 基于中国制造业PVAR 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10):56-69.
[6] 季书涵,朱英明.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4):57-73.
[7] 陆小莉,姜玉英.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效果的统计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1(8):90-93.
[8] 孙金岭.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经济背景与应用[J].生产力研究,2012(11):29-30.
[9] 刘霖.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 基于秩的因果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