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适应新时代的潮州音乐数据库建设的研究
潮州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潮州文化乃至于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潮州音乐资源,挖掘潮州音乐智能化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其保护、传承潮州音乐,乃至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举措。然而,现有对于潮汕音乐的曲目分类,较少从结合音乐学术和信息化角度下进行研究,也较少研究从潮州音乐“乐种群”的概念进行划分,故本研究对于潮汕音乐这一乐种群进行曲目分类有利于充分展示潮乐多样性,并为潮乐曲目分类赋予了数据时代下的特征,通过建适应新时代的潮州音乐数据库、设立不同的权限利用数据库,实现对潮州音乐科学、系统的保护。
[1]龚志甫.互联网+时代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思考[J].文化学刊,2021(11):
175-178.
[2] 李田甜.本土音乐数据库建设路径与应用研究[J].四川戏剧,2021(04): 135-137.
[3]冉红芳.教育传承场域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探究—— 基于鄂西南职业技术学校
的调查分析[J/OL].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3(03): 184-188.
DOI:10.13501/j.cnki.42-1328/c.2015.03.039.
[4] 公维才.新型农村孝文化传承机制的构建探析[J].农业经济,2008(11): 28-29.
[5]杨玲, 岳圣东.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机制的建立[J].四川戏剧,
2020(02): 175-178.
[6]张海庆,郎奥博.我国乡村民间音乐的文化传承教育探讨[J/OL].农业技术经济,
2022(04): 145. DOI:10.13246/j.cnki.jae.2022.04.005.
[7] 余少萤.论潮州音乐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21-22.
[8]吴丽玲,陈天国.建国以来潮州音乐研究综述[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03):
7-14.
[9] 余少萤.潮州音乐数据库建设探讨[J].民族音乐,2012(03): 17-18.
[10] 张曦.潮州音乐分类新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04): 42-49.
[11] 郑志伟.潮州民间音乐考[G]/ / 潮乐文论集.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56.
[12] 余亦文.潮乐问[M].广州: 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13] 辜江枫.岭南人文图说之一七一 潮州大锣鼓[J].学术研究,2018(03):180.
[14] 陈天国,苏妙筝.潮州音乐[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5]郭小刚.2021.《论“乐种群”—— 兼论广东汉乐的乐种定位与分类》.中央音乐学
院学报,期 03: 60–68. https://doi.org/10.16504/j.cnki.cn11-1183/j.2021.03.006.
[16] 张声金,余韩子.潮州弦诗乐[J].学术研究,2017(10):179.
[17]朱宁宁,李莎莎.中国古代吹奏乐表演形式的历史嬗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与表演),2022(03):57-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