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6
Fall 2025
历史创伤的词汇转译策略:抗战胜利官方纪念文献中 “创伤性词汇”的英译研究
202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80周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历史意义深远且重大。抗战胜利纪念文献作为这段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情感内涵。通过分析抗战胜利官方纪念文献中的“创伤性词汇”,结合创伤理论与翻译理论,探究历史创伤在跨语言传播中的转译策略。归纳出直译保留历史原真性、意译平衡文化接受度、注释补充语境信息三种核心策略。进一步揭示创伤性词汇的英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政治话语建构与文化记忆传播的交织,需在历史真实性、文化适配性与国际传播有效性之间寻求平衡。
[1]Alexander, Jeffrey C.,et al.Cultural Trauma and Collective Identity.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2]Andre Lefevere. Translated Literature:Towards an Integrat⁃ed Theory[J].The Bulletin of the Midwest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1981,14(1) :68 - 78.
[3]Mona Baker.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M].New York and London: R outledge, 2006.
[4]Nida,E.&C.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M].Leiden:E.J.Brll,1969:24.
[5]耿德华.断裂的强迫重复:论创伤的表述策略[J].文艺研究,2013,(10):30-36.
[6]牟佳.“慰安妇”题材英语叙事文本中的历史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7]尚广辉.大屠杀、战争、家庭:《月光狂想曲》的后后现代创伤叙事[J].当代外国文学,2021,42(04):35-43.
[8]陶东风.走向建构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J].文艺理论研究,2024,44(03):34-44.
[9]王晶.中共党史英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表征、内涵与规限——以“抗日”相关语汇英译文的历时演变为例[J].长治学院学报,2024,41(01):106-112.
[10]周晔.红色经典中有关“抗日”的英文表达与传播——由“抗日”一词翻译大讨论引发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04):143-150.
[11]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