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6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5
Citations
46
Views
20 August 2025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18世纪中俄文学作家的创作主体意识差异

雨 钟1
Show Less
1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中国
HASS 2025 , 1(6), 123–125; https://doi.org/10.61369/HASS.2025060039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18世纪中俄文学作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分析18世纪中俄文学作家的创作主体意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文学作品差异的分析能力。文章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切入,剖析了18世纪中俄文学作家的创作主体意识差异。研究发现,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哲学思想及文学传统影响,中国作家的创作注重道德教化与社会功用;俄国作家则在启蒙思潮推动下,强调个体价值与人性探索。从作品的主体意识差异方面看,反映出两国文学发展的独特路径,也展现了跨文化语境下文学创作的多元性。 

Keywords
跨文化交际
18世纪
中俄文学
创作主体意识
References

 [1]李新梅.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抑或现实主义?——中俄学界关于当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争论[J].俄罗斯文艺,2023,(03):63-74.
 [2]金雯.中西文学关系研究的新路径:18世纪欧洲“仿东方小说”初探[J].国际汉学,2023,(04):37-44+155.
 [3]申前程.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及文化价值[J].汉字文化,2023,(10):68-70.
 [4]吴佳倩.中俄乡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3,(05):7-9.
 [5]李兰宜.中俄乌托邦文学的精神内涵比较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2,(09):146-148.
 [6]金雯.启蒙与情感:18世纪思想与文学中的“人类科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01):2-14+172.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