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6
Fall 2025
三星堆文物基因库的AI 叙事模式及社交媒介传播机制研究
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数字化传播手段不断丰富,如何借助AI 技术有效提升文化内容的创作质量与传播效果,成为当前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三星堆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其神秘独特的文化内涵亟需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更深入的公众认知。本文以AI 时代下的三星堆文化宣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研究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AI 在宣传创作全流程中的参与程度与最终传播效果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首先构建了涵盖十个维度的量化评估量表,对比分析传统宣传内容与AI 参与制作内容的传播效果,结果显示二者在八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AI 参与内容在传播广度、用户互动、视觉吸引力与情感共鸣等方面表现更为优越。进一步结合量表评分与内容分析,研究发现AI 参与创作程度与传播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AI 技术在推动传统文化宣传创作向高效化、精准化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
[1] 霍巍. 三星堆考古发现与长江文明的特性[J]. 长江文化研究,2025,(01):8-22+126.
[2] 毛雯颖. 三星堆青铜器中的古蜀服饰形象研究[J]. 黑龙江纺织,2025,(01):30-33.
[3] 李菲. 三星堆古蜀文明: 当代价值挖掘与文化符号构建[J]. 新传奇,2025,(10):22-24.
[4] 侯明希, 陈一奔. 共通、共话、共生: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当法老遇见三星堆》的叙事实践与价值表达[J]. 电视研究,2024,(10):74-76.
[5] 林菁. 虚实共生视域下“三星堆+”数字孪生带动德阳全域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 旅游与摄影,2023,(15):49-51.
[6] 郭玲俐. 三星堆博物馆文化IP 跨界营销策略研究[D]. 四川美术学院,2023.DOI:10.27344/d.cnki.gscmc.2023.000346.
[7] 贾越秀. 数字时代中华文物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山西大学,2023.DOI:10.27284/d.cnki.gsxiu.2023.002643.
[8] 钟秀. 跨媒介视域下三星堆文化IP 传播策略研究[D]. 成都大学,2024.DOI:10.27917/d.cnki.gcxdy.2024.000170.
[9] 刘露.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三星堆遗址跨媒介传播策略分析[J]. 传播与版权,2024,(06):81-84.DOI:10.16852/j.cnki.45-1390/g2.2024.06.002.
[10] 赵佳林, 李欣.AIGC 赋能微短剧制作的创新路径及策略—— 以《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为例[J]. 今传媒,2025,33(03):99-102.
[11] 赵佳林, 李欣.AIGC 赋能微短剧制作的创新路径及策略—— 以《三星堆: 未来启示录》为例[J]. 今传媒,2025,33(03):99-102.
[12] 孟子玥, 梁雅明.AI 辅助三星堆神鸟造型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5,5(04):31-33.
[13] 李淑媛, 王慧敏.AI 赋能三星堆文化的低幼美育设计实践[J]. 包装工程,2024,45(0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