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7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2
Download
8
Citations
47
Views
14 May 2025

新工科视域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索——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芳 刘1
Show Less
1 黑龙江东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
RTED 2025 , 1(5), 130–132; https://doi.org/10.61369/RTED.2025050044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本文聚焦新工科视域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施路径。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模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践表明,协同育人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增强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适应性。本文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对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Keywords
新工科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思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References

[1] 李晋馥,曹树谦.新工科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488-492. 
[2] 郭雨, 陈君华, 宋常春, 等. 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 专业课程+” 教学模式的探析[J]. 安徽化工,2021,47(5):146-152.
 [3] 张世锋,崔新颖.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19:137 -138. 
[4] 严勰.理工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与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09 -112.
 [5] 权丽华,马慧.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工科课堂的探索[J].经济论坛,2021,10:167-168.
 [6] 诸一琦,诸燕平,薛波,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信电子线路“金课”建设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6):33-37.
 [7] 蒋有录,刘华,刘景东.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及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22,(12):37-40.
[8] 蒋敏兰,张长江,沈建国,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20(8):23-26.
[9] 张恒.课程思政驱动下工程伦理教育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8(4):89-93.
[10] 董霞,俞晓冬,郝玲艳,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3,45(1):67-69.
[11] 孙跃东,曹海艳,袁馨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77-88.
[12] 梅鲁海.“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交互共生和价值耦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9):18-21. 
[13] 李蕉.人才强国战略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向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4):10-18.
[14] 于力,陈忠道.“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案例设计与实施——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3):33-36+41.
 [15] 许淑琴,邱晖,孟惊雷.高校本科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机制[J].高教学刊,2021(11):193-196.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