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12
Fall 2025
广州榄雕非遗文化传播研究
广州榄雕作为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面临传承人断层、传播渠道单一、公众认知不足等挑战。其发展受限于传承群体老龄化、原材料稀缺和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存在技艺失传风险。研究表明,广州榄雕的传播困境主要体现在内容碎片化、数字化滞后、品牌效应不足及年轻群体参与度低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活态传承+创新传播”双轨策略,建议构建“产学研媒”协同机制,开发沉浸式数字场景,推动榄雕技艺与现代设计、文旅产业融合。通过多元主体联动、精准受众定位及市场化运作,激活非遗内生动力,优化传播生态。研究强调,非遗传播需兼顾文化价值挖掘与时代创新,为岭南文化及同类非遗项目的当代传承提供实践参考。
[1]马英超.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与社会服务浅析 —— 以广州榄雕为例 [J]. 文化遗产,(3), 120-125.2024.
[2]袁天月.艺术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5.
[3]余红卫.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4,(7).
[4]陆紫瑶,温冠男.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创新路径探析[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2):57-61.
[5]黄秋儒,杨帆,沈艾雯. 基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互动游戏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23,44(12):235-239,249.
[6]刘冰清,钟健丽.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及意义[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24,45(2):44-55.
[7]种雪.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探析[J]. 包装世界,2023(11):37-39.
[8]何婷. 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J]. 对联, 2022, 28 (20): 16-18.
[9]潘星辰,罗坤明,朱子兴. 基于数字媒体视角下的非遗文化产业传播发展路径研究 [J]. 东南传播, 2022, (10): 49-53.
[10]李宏,熊青珍. 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创造性转化——以广州榄雕(增城)为例 [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 (05):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