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12
Fall 2025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探索
大学物理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已经有很多非理工科专业也相继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大学物理比中学物理的内容多、知识体系全面、系统性强、注重概念的本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结构体系相似,存在着相同知识点的重复,同时又有新增知识点,因此,如何避免相同知识点的机械重复,新增知识点的无缝对接至关重要。同时,不同省份高中物理“新课标”中的必修与选修内容不同也给大学物理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不同地区的教学资源不同、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差较大、同一大学录取的不同省市的学生基础相差很大,这些问题在大学物理教学中也非常突出。本文研究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衔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大学物理,培养自学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1] 牟光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研究—以采取"3+1+2"高考模式的省市试卷为例[D].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5.
[2] 王晓鸥,张伶莉,袁承勋,黄喜强,刘志国,曹永印."3+3"新高考制度大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23,33(1):162-166.
[3]蒋臣威,方爱平,张二虎,刘丹东,喻有理,王兴,张杨,王瑞敏,李宏荣,徐忠锋,王小力.新工科牵引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2024,43(11):59-66.
[4]高博,张倩,张俊武,张沛,李蓬勃,高宏.新工科背景下产学协同育人模式对大学物理资源库建设的作用[J].大学物理,2023,42(5):46-50.
[5]曹海霞,浅谈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J].物理教师,2021,42(10):25-29.
[6]韩星星,竹有章.应用型本科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有效衔接研究[J].物理通报,2021,(11):33-35.
[7]李翠莲.深化大学物理基础班建设[J].物理与工程,2023,33(6):116-120.
[8]张晗潇,马志为,黄家兴."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的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纪实—研究生助教视角的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普通物理学I(H)"教学改革与经验分析[J].物理与工程,2024,34(5):40-59.
[9]张立宏,雷慧茹.应用型高校以学为中心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探索[J].大学物理,2023,42(1):25-29.
[10]王晓鸥,张伶莉,袁承勋,王先杰,靳辰飞,张宇.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与实践[J].大学物理,2021,40(4):45-49.
[11]刘一凡,刘红利.任务导向型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J].大学物理,2024,12(8):51-54.
[12]刘艳玲,古金霞,梁春恬,田 维,宋峰.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类高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J].大学物理,2022,41(8):56-60.
[13]其木格.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2022,41(10):51-54.
[14]马玲.陈鑫,蔺百童,郝睿,高永伟,张轶炳,李学丰.多元融合的对分课堂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大学物理,2022,41(8):65-69.
[15]李东,段利兵,白晓军,郑建邦.国防特色高校大类培养背景下"课堂+网络+科创"三位一体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实践[J].大学物理,2024,43(1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