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10
Fall 2025
“微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本文探讨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与长效保障机制。在实践路径方面,提出构建视觉化思政矩阵,通过
短视频符号系统、动态插画隐喻和虚拟展厅实现红色文化沉浸传播;推动专业课程思政转化,将技术哲学融入设计史论教学,以项目制教学强化社会责任感,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深化文化主权意识。师生关系重构强调高职转型,通过作品网络传播引导价值观,建立校企合作中的思政导师协同机制。针对微媒介生态,提出平衡算法推荐与主流价值传播,构建网络亚文化向主流转化通道,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思政评价视觉指标体系。
[1] 陈蕊花, 李鹏飞, 秦娟华.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价值观实证研究与思想政治教学对策探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2):82-86.
[2] 管延菊.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5,(06):248-250.
[3] 黄彬. 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人生与伴侣,2025,(07):13-15.
[4] 胡丽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要点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5,(05):73-76.
[5] 李娅婷, 赵宝鹏.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赜[J].教育科学论坛,2025,(03):31-35.
[6] 卢琳. 高职院校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J].科学咨询,2025,(02):231-234.
[7]常雅欣. 思维导图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需要用研究[J].成功,2025,(02):19-21.
[8] 王康.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及效果[J].人生与伴侣,2025,(02):94-96.
[9] 李林怡, 李迎安, 孟蕴华. 以项目化教学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育人质量——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1):38-43.
[10] 李文博, 张臻.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5,(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