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多维探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面向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强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
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和效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从事相关工作。为了推动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号召,基于新质生产力改变传统的培养路径。在此过程中,正视问题,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以此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对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重点探究,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 冯竞慧, 李楠舟, 董巍, 等.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本科教学改革探究——— 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概论课程建设为例[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2):18-2
[2] 魏溪瑶,张宇. 创建数字经济时代下产学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 人力资源,2023(10):141-143.
[3] 石磊, 龚盛昭, 黄笑. 产教科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妆品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化妆品技术专业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4,(11):175-179.
[4] 曹晔, 孟庆国. 国家战略人才中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价值、特征与实现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26):3-10.
[5] 毛海亮, 罗广元, 祁佳. 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应用研究[J]. 甘肃科技,2021,37(03):57-59.
[6] 苏军德. 基于素质模型的高职院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J]. 甘肃科技,2020,36(12):64-65+115.
[7] 俞梁英, 徐进. 新时代苏州制造2025 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状况分析与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19,(18):102+104.
[8] 王瑾, 胡凯. 技能竞赛中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常规土工检测( 坝工土料工) 竞赛为例[J]. 科技资讯,2019,17(16):183+186.
[9] 高红星. 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美与时代( 上),2019,(08):125-127.
[10] 丁黎明. 高职院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素质模型[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7):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