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对多学科交叉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当前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特征,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平台搭建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构建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
[1] 李慧, 谌志鹏, 马宁. 数字经济背景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 黑龙江教育( 理论与实践),2025,(02):98-100.
[2] 蒋世翠, 孟龙月, 郭建鹏.“复合导师制”在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 现代交际,2021,(06):37-39.
[3] 郭星, 邹卓, 贾守梅, 等. 教研协同驱动,多维交叉融合: 基于信息技术与护理学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5):15-20.
[4] 李丰, 曾莹莹, 姜雄.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探究[J]. 科技风,2022(21):14-16.
[5] 龚六堂. 新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成就与机遇展望[J]. 人民论坛,2023(17):21-25.
[6] 阙明坤, 余蕊. 教育强国“六大特质”的内涵释义、逻辑关联与彰显之道[J]. 中国教育学刊,2025,(01):7-13.
[7] 谢婷. 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5,28(02):186-187.
[8] 张德茂, 何美容. 高职计算机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合策略研究[J]. 办公自动化,2024,29(22):31-33.
[9] 李春媚.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本科教学改革探究— 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 信息与电脑,2025,37(02):245-247.
[10] 张立新, 张家瑞. 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43(01):1-8.
[11] 李昕宇. 双高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 以陕西某高职院校为例[J]. 山西青年,2023,(14):118-120.
[12] 吴志江, 朱亚茹, 汪俊文. 智能建造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监管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4,10(24):96-100.
[13] 刘军, 施晓秋, 金可仲. 面向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类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17,(01):74-78.
[14] 杨海如, 周学良, 刘永, 等.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25,(01):159-162.
[15] 唐翰强, 刘晓柔, 陈智翔, 等. 产教融合视域下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湖南省C 高校为例[J]. 改革与开放,2024,(22):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