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2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气候影响显著,呈现 “平原富集、山区分散” 的空间格局,时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年际波动,水质则表现出从山区到平原的分带性特征。研究提出 “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协同治理” 原则,构建平原农业区 “节水增效 + 生态修复”、山地生态区 “保护限制 + 适度利用”、城市工业集中区 “循环利用 + 污染防控” 的差异化开发模式,并从制度、科技、公众参与三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戴长雷,于淼,张晓红.黑龙江省和萨哈共和国地下水赋存特征分析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1(06):28-34.
[2]王璐,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后备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2018-04-12.
[3]徐卫东.大庆市水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开发[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133-134.
[4]丛璐.松嫩平原(黑龙江)地下水动态特征及超采区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卢静.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建议[D].东北农业大学,2016.
[6]孙香泰,孙博文.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分析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5):1-4.DOI:10.14122/j.cnki.hskj.2016.05.002.
[7]李文睿.黑龙江省多宝山镇地下水资源勘察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
[8]陈正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部新城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黑龙江省,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2016-04-15.
[9]刘蕊.黑龙江省讷河市节水增粮项目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利用[D].黑龙江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