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职业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逻辑起点与应用策略——以“三维”课堂改革实践为例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已从单一技能人才转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传统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三维” 课堂融合 “做・学・用” 合一的学生学习模式与 “导・教・评” 的教师授课模式,为中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例,剖析复合型人才须具备跨学科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素养的特征,指出当前职业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师资队伍能力受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 “三维” 课堂改革思路,包括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开发实训教具等,并从行动导向教学、工作室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具体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学生跨学科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助力职业院校适应产业变革需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刘福祥,赵鹤.技工院校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培训,2024,(09):92-93.
[2]黄园园,谢守勇,杨玲,等.面向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农业工程,2024,14(06):128-132.
[3]易杰.对接工程机械产业链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01):6-10.
[4]段向军,徐胤莉,黄丽娟.高职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制造+信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职教发展研究,2023,(01):77-83.
[5]赵琳,刘高鹏.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六协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2,11(25):87-90.
[6]陈叶娣,过国忠.“三合一、全流程”培养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N].科技日报,2022-01-25(006).
[7]杨森林. 三维课堂模式的探索与个性化建构 [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22, (02): 61-62.
[8]张嫄. 基于“三维课堂、四方资源”的高职“金课”构建——以“金融学基础”课程为例 [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19 (03): 62-67.
[9]车清论,郑少梅,梁森,等. 基于CBR技术+三维UG可视化视角的模具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44): 193-194.
[10]曹晓帆. 思维碰撞,点活课堂——语文三维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J]. 职业, 2020, (04):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