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5
Fall 2024
试探园林空间的电影性—— 以网师园为例
电影为理解空间的感知、运动、想象、记忆等维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媒介,电影建筑学通过对城市与建筑“电影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本文以中国建筑理论中的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电影性特征。以网师园为例,从电影叙事的角度分析其蒙太奇式的空间拼贴与情节结构,揭示园林空间在绵延与并置中如何将建筑转化为场景调度的工具。这种建筑异化现象为空间文本的创新提供了启示。对空间电影性的研究,有助于将建筑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最终超越建筑本身,揭示更深层次的“真实性”。
[1] Sigfried Giedion. Building in France, Building in Iron, Building in Ferroconcrete [M].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1995: 92.
[2] Richter, Hans. De Stijl 6.5 (May 1923).
[3] Giuliana Bruno. Bodily architectures [M].Assemblage, 19: 106-111.
[4] 李华. 一个关于“电影建筑”的建筑文本[J]. 新建筑,2008(1): 4-8.
[5] 黄丽花,苏州留园景观的叙事性表达方式初探[D]. 中国美术学院,2009.
[6] 鲁安东,迷失翻译间:现代话语中的中国园林[M]// 建筑研究01 :词语、建筑图、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7-80.
[7] 邓源,网师园空间中的情节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5.
[8] 鲁安东,电影建筑和空间投射,[J]. 建筑师,2008(12):5-13.
[9] 林睿之. 电影建筑学视角下事件空间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北方工业大学,2022.
[10] 顾昊. 建筑叙事学视角下的江南传统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苏州科技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