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1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5
Citations
15
Views
20 January 2025

浅析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基于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铁军 祝1
Show Less
1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中国
IED 2025 , 3(1), 14–16; https://doi.org/10.61369/IED.2025010017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我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基础单元,对于我国构建“严、大、快、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现状出发,分析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政策背景,介绍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体系的相关建议。例如,在优化流程上,可简化申请审批环节,运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审查;在技术支撑方面,引入区块链保障信息安全;在人才培养上,开设专业课程,打造高素质队伍。

Keywords
知识产权
协同保护
保护中心
公共服务
References

[1]秦正雨,周筱雅,汪洋雪芬.新质生产力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现状与思考[J].决策咨询,2024,(04):39-42.
 [2]王蕾.长三角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路径[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3,(07):142-146.
 [3]张延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作用与发展探究[J].河南科技,2023,42(02):139-143.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3.02.029.
 [4]许胜杰,于小诺,李智康,等.基于专利预审员视角的专利预审效率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24,(07):22-25.
 [5]史宇鹏; 顾全林. 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企业与创新: 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3(08):136-149. 
[6]龙小宁; 易巍; 林志帆.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有多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8(08):120-136.
 [7]王海成; 吕铁.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创新——基于广东省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的准自然试验[J]. 管理世界,2016(10):118-133. 
[8]顾晓燕,朱玮玮,符斌.空间视角下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J].经济问题,2020,(11):68-75.
 [9]吴超鹏,唐菂.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6,51(11):125-139.
 [10]吴美霞,谢妍.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技术调查官实践评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4,30(04):36-39.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