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5
Fall 2025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教育研究(1939—1941)—— 以延安女子大学为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私有制根源,将妇女解放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中国在革命与建设中继承并发展这一理论,从阶级解放、社会生产到新时代全面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理论体系,为妇女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55.
[2] 李蕴慧.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域下延安时期妇女动员研究[D]. 西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十卷[M].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299.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M].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280.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M]. 北京: 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163.
[6] 田琳琳. 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迪[J]. 党史文苑,2024(03):13-16.
[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9] 郑学富. 中国女子大学创建始末[J]. 文史月刊,2022,(03):39-45.
[10] 贺学萍. 延安中国女子大学述论[J]. 新西部( 理论版),2015,(2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