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5
Fall 2025
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在偏远地区的适用性及经济性分析
现阶段处于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时代,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凭借其可再生、环保且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
特点,成为了解决偏远地区能源供应问题的重要方案。基于此,本文结合偏远地区的地理环境、能源需求及现有能源
供应状况,深入地分析了该系统在偏远地区的适用性,其中包括资源适配性、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多个方面。
接着再从初始投资、运营维护成本、能源收益及社会效益等角度,对于其经济性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1 ] 李亮, 胡伟, 侯诗文, 等. 远程控制风光互补提水系统的应用[J]. 水电能源科学,2022,40(11):189-192.DOI:10.20040/j.cnki.1000-7709.2022.20212492.
[2] 卢化滨, 付振常.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11,37(10):126-127.
[3] 周开平. 风光互补新能源项目在偏远地区的应用实践[J]. 城市地理,2024,(18):220-222.
[4] 杨卫华, 宋旭飞, 蒋康乐, 等. 风光互补联合制氢系统在河北省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 节能,2018,37(08):64-68.DOI:10.3969/j.issn.1004/7948.2018.08.019.
[5] 李睿. 温室太阳能供暖系统构建与性能评价[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DOI:10.27409/d.cnki.gxbnu.2024.003037.
[6] 马旭. 资源与需求耦合下分布式能源共生价值优化模型研究[D].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2022.DOI:10.27140/d.cnki.ghbbu.2022.001666.
[7] 李争, 张蕊, 孙鹤旭, 等. 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制- 储- 运氢关键技术综述[J]. 电工技术学报,2021,36(03):446-462.DOI: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0332.
[8] 杨洪朝. 考虑多能互补技术特征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投资及定价决策方法[D]. 长沙理工大学,2019.DOI:10.26985/d.cnki.gcsjc.2019.000766.
[9] 耿磊. 太阳能— 地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的建筑适用性研究[D]. 河北工业大学,2016.
[10] 邹雪梅. 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测评方法研究[D]. 山东建筑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