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3
Fall 2025
温度与负荷对电流互感器的影响及补偿研究
本论文围绕温度与负荷对电流互感器性能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原理探讨,明确温度变化和负荷波动对电流互感器误差特性、绝缘性能及稳定性的具体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补偿方法,并对补偿效果进行理论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补偿策略能够显著提升电流互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测量精度与运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优化设计与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1] 樊晓鸥.智能电器嵌入式电流互感器特性及补偿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 孙帆,王维庆,金铭,等.油浸型倒立式电流互感器内绝缘缺陷特征及检测方法[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5,46(02):120-126.DOI:10.14044/j.1674-1757.pcrpc.2025.02.014.
[3] 李宗,朱述川,吕现传,等.浅谈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电流保护的影响[J].中国设备工程,2022,(05):94-95.
[4] 廖耀华,李正兴,雷雨兴,等.一种电流互感器新型二次短接装置[J].云南电业,2024,(10):1-5.
[5] 周浪,刘水平,杨茜,等.防爆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研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25,46(01):89-97.DOI:10.14044/j.1674-1757.pcrpc.2025.01.015.
[6] 王倩,赵书耀,曹琦,等.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关键技术发展综述[J].电工技术,2025,(04):77-84.DOI:10.19768/j.cnki.dgjs.2025.04.021.
[7] 卓越.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光纤电流互感器研究与设计[D].华北理工大学,2025.DOI:10.27108/d.cnki.ghelu.2025.000003.
[8] 王智,贺星,杨静.外磁场影响下电流互感器误差校正方法研究[J].机电信息,2024,(22):17-21+26.DOI:10.19514/j.cnki.cn32-1628/tm.2024.22.005.
[9] 周仕豪,徐在德,刘彬,等.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误差补偿方法[J].江西电力,2024,48(05):1-5+42.
[10] 周君.语境理论视域下高年级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文教资料,2024,(18):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