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2,Issue 3
Fall 2025
核电站运行中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多物理场耦合现象,详细分析其耦合机制,介绍常用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同时采用数值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进一步阐述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核电站运行优化策略,涵盖运行参数、设备设计以及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等方面的优化,以提高核电站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为目标,通过对多物理场耦合的深入研究与优化,为核电站的高效可靠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1] 唐琪,蔡杰进,徐伟峰,等.高性能轻水堆中子物理-热工水力耦合行为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48(S1):227-232.
[2] 齐飞鹏,刘振海,尹春雨,等.燃料元件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平台MCAT开发及初步验证[J].核动力工程,2024,45(03):28-36.
[3] 安雨晨,解家春.核热推进燃料形式演变及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23,(16):125-127.
[4] 王兴春,张焰.美启动首座先进燃料商业制造厂建设[J].国外核新闻,2022,(11):17.
[5] 王卫杰,刘燕婻,赵振国.基于谐波分析的封装-电路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J].电子学报,2024,52(08):2718-2725.
[6] 邹晓阳,万承辉,曹良志.堆芯多物理耦合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4,45(12):2400-2407.
[7] 郭高志.核电站离相封闭母线的多场耦合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D].青岛科技大学,2023.
[8] 王胜辉,许育帅,孙凯旋,等.多物理场耦合下不同短路与接地故障对变压器绕组状态影响的仿真研究[J].高电压技术,2023,49(06):2397-2408.
[9] 文宇轩.物理—数据融合的锂离子电池多物理参数退化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24.
[10] 张帅涛,蒋品群,宋树祥,等.基于注意力机制和CNN-LSTM融合模型的锂电池SOC预测[J].电源学报,2024,22(05):26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