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2
Fall 2025
乡村振兴与生态法治的耦合机制及法制化路径研究
生态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部分,也是其根基与核心支撑所在,当下乡村生态法治体系还不够完善,“三农”领域存在着“政策主导、法治弱化”这样的路径依赖情况。努力推动生态法治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机融合,全面剖析乡村生态法治建设的多种路径,不仅可以揭示当前乡村生态治理的困境,提出系统性优化策略,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框架,为其法治保障提供创新思路。
[1] 孟卫东,徐芳芳,司林波.京津冀生态环境损害协同问责机制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7(02):28.
[2] 李宁.城乡融合视阈下乡村生态治理困境及其路径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20(04):45.
[3] 丁国峰,蒋淼.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高质量治理的法治逻辑[J].行政论坛,2022(06):121.
[4] 宋才发.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矫正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12):55.
[5] 余贵忠,周折.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09):224-231.
[6] 王清军,余嫏.环境司法服务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展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02):105.
[7] 刘杨.基层治理的中心工作模式及其长效机制——兼论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探索[J].人大法律评论,2022(01):38.
[8] 侯军亮,吴家文.乡村生态振兴法治保障的困境与出路[J].肇庆学院学报,2024,45(1):7-12.
[9] 张薇.乡村振兴视角下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粮食,2024(7):128-130.
[10] 席缘.乡村振兴语境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进路与法治保障[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