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3,Issue 2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4
Citations
8
Views
20 February 2025

《唐律疏议》畜产制度的分类逻辑与立法哲学

海铭 高1
Show Less
1 海南大学, 中国
SE 2025 , 3(2), 98–100; https://doi.org/10.61369/SE.2025020023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唐律疏议》中的畜产制度展现了唐代立法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其通过“财”(价值属性)、“物”(用途与权属)、“产”(生产与产业)的语义分层,构建了动态的物分类体系。畜产因其“生产”“产业”的特征,首先表现为一种“产”,在某些语境中又能表现出“财”和“物”的属性。这使得畜产与一般财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唐律疏议》中,以官私所有,将畜产分为官畜和私畜。牛、马因其重要的战略价值,使得唐律对其单独分类予以保护。犬只因其生性嗜啮,唐律对其饲主规定了额外的管理义务。唐代法律通过官私划分与精细化条款,平衡了畜产的经济功能与伦理属性,兼顾国家利益与私人权益。尽管现代民法淡化畜产分类,但其动态分类逻辑与对生命体的差异化保护,为当代界定动物法律地位、协调财产与伦理矛盾提供了历史镜鉴。

Keywords
唐律
畜产
对物分类
法哲学
References

[1]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页.
 [2] 参见(清)张玉书、(清)张廷敬主编:《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9页.
 [3]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0-564页.
 [4]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5]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0页.
 [6]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9页.
 [7]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90页.
 [8]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06-907页.
 [9]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页.
 [10]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8页.在
1989年版中该条为“官畜毁食官私物”,但在其他版本的唐律疏议中为“官私畜毁食官
私物”,结合条文内容,笔者采用后者.
 [11]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4-542页.
 [12]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0-542页.
 [13]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6页.
 [14]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1页.
 [15] 参见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1-553页.
 [16] 参见[美]美蒂文·M·怀斯:《动物法律物格》,郭晓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3年版,第389-394页.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