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4

Fall 2025

Cite this article
5
Citations
5
Views
28 April 2025

浅谈《野草》意象的静与动

瑜 刘1
Show Less
1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中国
RTED 2025 , 1(4), 127–129; https://doi.org/10.61369/RTED.2025040041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二十世纪初,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象征主义流派的思想也随之传入到中国,并且对中国的作家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时,鲁迅的《野草》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应运而生,并且以其独特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内在生命力,深刻地表达了鲁迅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本文旨在通过捕捉作品的意象,通过象征、隐喻、联想、等等的手法,剖析鲁迅内心的敏感世界和展示当时社会的混沌与黑暗。

Keywords
《野草》
象征主义
意象分析
References

[1] 张洁宇,独醒者与他的灯——鲁迅《野草》细读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 唐正宜.从意象到意脉:《野草·希望》的虚无书写与精神图谱[J].新阅读,2025,(01):41-42.
 [3] 刘佳宝.从《野草》中不同的“自我”意象看鲁迅的抗争精神[J].今古文创,2024,(33):10-12.
 [4] 张鑫鑫.鲁迅《野草》图像叙事研究[D].聊城大学,2024.
 [5] 金鹏善.隐秘灵魂的自我剖析与展示——解读鲁迅《野草》的色彩意象[J].阴山学刊,2014(05)
[6] 叶钰婷.《野草》中的“原始意象”及其重构[D].扬州大学,20 23.
 [7] 王丹宇.鲁迅《野草·墓碣文》与波德莱尔《恶之花·腐尸》中的死亡意象比较[J].安徽文学,2014(12).
 [8] 张闳.《野草》的空间意象与文明颓败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04).
 [9] 郑直.论《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D].青岛大学,2021.
 [10] 朱崇科.互看的奇特与灵思:《墓碣文》重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6(01).
 [11] 罗敏仪.鲁迅作品中的“坟”意象研究[D].广州大学,2020.
 [12] 刘立辰.论鲁迅《野草》中“花”之意象[J].文学教育(上),2020,(12):18-20.
 [13] 李柔静.《野草》和《苏鲁支语录》文本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14] 张素丽.《野草》原型意象与中国传统美术之艺术关联[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2):24-30+50.
 [15] 杜睿.原型构架与意象解析——《野草》与唐传奇关系之考辩[J].鲁迅研究月刊,2019,(10):79-85.
 [16] 伊艺飞.简论鲁迅《野草》中的典型审美意象[J].名作欣赏,2019(06)

Shar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