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1,Issue 10
Fall 2025
基于多因素交互方差分析的高校人才培养关键参数与环境因子耦合关系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采用多因素交互方差分析,探讨师生比、课程设置、就业匹配度等关键参数与政策、经济环境、学科特点等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因素间的协同或抑制效应显著影响培养成效。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升办学质量的建议,为制定更科学的人才培养策略提供参考。
[1] 徐坤. 智能技术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4,(24):14-18+24.
[2] 姜萌, 宿娜.“三创”理念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内涵与构建路径[J].科教导刊,2024,(35):1-3.
[3] 张垚, 康爱红, 陈家骏, 等. 就业导向下高校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J].社会与公益,2024,(12):251-253.
[4] 杜娟, 董世杰. 数智化背景下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为例[J].科技风,2025,(09):23-25.
[5] 李剑.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字人文专业建设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J].山西档案,2025,(03):110-112+116.
[6] 韩飞, 郭广帅, 姬鸣. 面向教育强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生耦合[J/OL].大学教育科学,1-9[2025-04-03].
[7]韩宝阳.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2020.
[8] 闫春平. 多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在SPSS中的实现——SPSS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2012,28(07):57-58.
[9] 吴萍, 王梦婕. 探索数智赋能驱动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变革[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24):74-78.
[10] 罗杨洋, 刘畅, 韩锡斌. 数字化助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校城融合:困境与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30(12):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