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3,Issue 1
Fall 2025
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学体系双向赋能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革命性术语,它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近几年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为教育学发展体系的完善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与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学体系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知识保障。本文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教育学体系双向赋能的内涵、逻辑关系,并且提出了目前二者之间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双向赋能的路径方法,旨在促进两者协同发展,为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学体系的发展筑牢根基、注入持久动力。
[1]李一鸣 .大数据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的路径研究 [D].西南科技大学 ,2024.
[2]董栋 .新质生产力与继续教育双向赋能 [J].在线学习 ,2024,(07):28-30.
[3]孙丽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 ,2024.
[4]顾海良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实践和理论创新的集成 [N].经济日报 ,2023-03-19(01).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0.
[6]张志杰 ,马岚 .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24,26(03):32-40.
[7]魏玉书 ,乔庆东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J/OL].现代教育管理 ,1-9[2024-12-18].
[8]Etzkowitz,H.The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M]. Taylor and Francis,2008.108-133.
[9]王竹立 .建构新教育学体系,发展新质教育——从数智时代新知识观入手 [J].开放教育究 ,2024,30(03):15-23+36.
[10]李桂花 ,吴诗洁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03):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