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Volume 1,Issue 5

Cite this article
1
Download
4
Citations
8
Views
28 March 2025

以信息化教学促进大中物理实验课程有效衔接

倩 刘1 月娥 谢1 元平 陈1 子旋 项2
Show Less
1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
2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
ECE 2025 , 1(2), 42–44; https://doi.org/10.61369/ECE.2025020011
© 2025 by the Author. Licensee Art and Design, USA. This article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NC 4.0) (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
Abstract

本文以教育信息化趋势为背景,聚焦大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有效衔接,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大中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模式和实验方法上的差异,明确传统教学在大中衔接上的局限性。阐述信息化教学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包括提供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学生能力等优势,提出以“微课+开放实验室”设置课程预备环节、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大中交流机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促进大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有效衔接。

Keywords
信息化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
大中衔接
教学模式创新
References

[1]何克抗.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7,38(10): 88-92.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 2012.
 [3]刘桂香,曾爱华,唐鸽.大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科技风,2018(27):42.
 [4]吴学伟,李怀斌,徐兰云.师范生学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的调查与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4,(03):89-93.DOI:10.13963/j.cnki.hhuxb.2004.03.023.
 [5]王晓鸥,张伶莉,袁承勋,等.“3+3”新高考制度大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23,33(1):162-166.
 [6]刘亮,李晓璐.ETA物理认知模型下的大中衔接研究—极坐标参考系的教学探索[J].物理与工程,2024,34(4):213-216.
 [7]齐佩佩,王亚淑,祖艺文,麻焕锋.基于大学生视角的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差异化研究[J].物理通报,2024(5):10-13.
 [8]冯青.虚拟仿真实验对实验教学的作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2):107-109.
 [9]邵正雷.虚拟仿真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5(05):44-46.
 [10]刘婷,蒲贤洁,徐玮婧,等.基于 OBE教学理念的大学物理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J]. 物理与工程,2023,33(4):66-72. 
[11]叶勇.大学物理实验中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23(08):35-37.
 [12]李翠莲.深化大学物理基础班建设[J].物理与工程,2023,33(6):116-120.
 [13]王天垚.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4,(35):58-60.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4.35.020.
 [14]张珑,陈镜宇,王雪妍.虚拟仿真实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4(03):62-66.
 [15]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01):18-26+49.DOI:10.13966/j.cnki.kfjyyj.2016.01.002.

Share
Back to top